今天
深圳辦公家具小編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木制品行業的最新動態,隨著行業的發展,我們應該對于木質品行業會有所了解,特別是家具這一塊,家具產品與我們朝夕相處不管是生活還是辦公相信我們總是離不開它,隨著全球資源越來越緊,木材的砍伐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發明制作出了人造板材,人造板的出現于使用大大的緩解了木材的使用。
現今生活中人造板的使用非常之廣泛,在辦公家具行業中幾乎占據很大的比例,在現代辦公室家具中,大部分使用的材質都是板式材料,而人造板也是我們通常說的密度板,而木質家具相比其他家居用品,以人造板、木地板為主角的木制品行 業可謂丑聞連連。
9月上旬,上海和成都質監部門公布的兩份地板行業調查結果均提示出這個行業的品質亂象。在上海市公布的《2015年上海市實木復合地板產 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中顯示,漢斯、久象等19批次地板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38%。
9月6日成都市工商局公布的該市2015年二季度流通領域建材類商品 公告中,11個批次樣品不合格,而今年3月初由中國代工產品引發的美國加州“毒地板門”事件,更是將人造板、木地板行業問題推向了國際高度。
在此次質量監督萬里行第一階段調查中,調查團隊通過對6省市、17家重點人造板(木地板)批發市場、20家人造板生產銷售企業和部分采購商、消費者進行 調查和暗訪。
總結出五大行業痼疾:一是環保指標不過關,產品甲醛釋放量超標;二是質量檢測報告不規范,質檢報告與產品不符甚至無質檢報告;三是消費觀念誤 區助長了低端產品的市場需求;四是市場監管銜接不暢;五是存在交叉失位現象,執法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在曝出的五大問題中,環保指標不過關、產品甲醛釋放量超標和質檢報告與產品不符甚至無質檢報告等問題與消費者的生活息息相關。“消費者作為消費環節的終端,很多時候是在不自覺、不自愿的 情況下買到的劣質產品。”
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部主任張德志表示,在終端消費市場上,質檢報告張冠李戴,產品質量以次充好,品牌標志隨意亂貼,部分企業甚至 打著“零甲醛”的幌子兜售甲醛超標產品,均讓消費者無從辨別優劣。“并不是說買貴的產品就可以規避質量問題,花高價購買到的卻是劣質產品,更是一種悲哀。”
前瞻:
加強監管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2014年我國人造板產量達2.74億立方米,消費量達 2.49億立方米,產值達52566億元,比2013年增長11.1%,占世界人造板材總產量的60%,生產量、消費量、出口量、出口額均居世界首位。這 些以億計量的數據勾勒的人造板材行業形象,與時常見諸報端的毒地板、豆腐渣門構成了這個行業的兩個側面。
在中國工商報社要聞部主任黃鵬 看來,人造板、木地板等木制品行業雖然體量巨大,但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場秩序和理性競爭態勢。近年來受我國經濟減速制約,外需不振、產能過剩風險凸顯和各項 成本快速上升,進一步暴露和放大了這個行業的問題。“人造板和木地板市場呈現低迷態勢,許多企業陷入惡性競爭的價格戰中。
為了降低成本,許多企業以劣質材料搶占市場,導致行業混亂。”黃鵬認為,惡性的價格競爭使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降低產品質量,部分害群之馬甚至張冠李戴,給劣質產品貼上名牌標簽空抬價格,坑騙消費者。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發布會中通報的“消費觀念誤區助長了低端產品的市場需求、市場監管銜接不暢、存在交叉失位現象,執法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等三大行業痼疾,體驗出有關部門在監管上的乏力,這更加劇了木制品市場的混亂。
張德志認為,加強對企業的監管是規范木制品行業發展的破題之道。“企業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如果第一責任人不自覺、不規范、不自律,社會和消 費者就得采取措施用他律的方式來規范。”他表示,木制品質量監督萬里行活動的啟動,通過行業協會、媒體及政府部門共同監督,或將造就木制品行業健康蓬勃的 發展局面。
深圳辦公家具的小編認為隨著市場進入飽和,競爭力的加劇導致很多廠家不考慮在正面競爭上取得成功,想通過不法手段占據市場份額,而低價往往與劣質關聯在一起,因此小編在這里提醒各位事出反常即為妖,不要貪圖低價的便宜。
在進行木質產品采購的時候特別是人造板材質的,比較考量一下當前的市場均價與之作比較不要偏差太大,因為很多不良商家都是采用的低價策略,比較在辦公家具行業中就經常會出現類似的情況,為了避免上當受騙,最后選擇品牌形象好的商家進行采購。
本文版權歸深圳市鑫銘東家具所有,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文章作者和出處。謝謝!
作者:鑫銘東家具